-
普金华我与新中国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先生的一面之交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说起从我们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山乡走出的新中国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先生 ,大家都早已耳闻目染,因为很多书籍、史料、网络都介绍过刘尧汉先生的生平事迹。 Qt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尧汉先生 刘尧汉(1922年7月——2012年11月),终年90岁。男,彝族...
-
传统医药16项湖北省公布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湖北省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3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09项)。其中,传统医药类扩展项目16项...
-
乡村振兴视域下彝族毕摩仪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 彝族毕摩仪式文化作为彝族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彝族文化的精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逐渐被搬上旅游展演的大舞台。如何正确开发彝族毕摩仪式文化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正确开发彝族毕摩仪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功能,给游客展示毕摩文化,还需要结合开放型、表演型、发明型等多样化开发途径,打造品牌旅游和开发旅游产品。关键词: 毕摩仪式文化;旅游;开发 2001年...
-
山东发布冬春季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
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山东省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2024-2025 年)》,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方案》分别明确了针对流行冒和肺炎支原体肺炎不同证型的治法、方药加减和中成药,推荐了针对小儿的中药足浴、针刺疗法、推拿疗法、敷贴疗法等外治疗法。 《方案》还明确,流行冒、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以预防为主...
-
传统医药类41项山东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山东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60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81项)。其中,传统医药类扩展项目4大项(41子项)...
-
传承文化之美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
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非遗传承人,是这根脉上最活跃的细胞。 23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会上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代表授牌,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颁发奖章、证书。 满怀对非遗事业的赤诚之心,他们矢志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 今年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
-
内蒙古推进中医蒙医优势专科建设工作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办,通辽市卫生健康委、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蒙医)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通辽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伊乐泰出席并讲话。 伊乐泰指出,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的贺信深刻阐明了传统医药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深入介绍了中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所秉持的理念、所付诸的行动...
-
试析原始宗教之原始本教与彝族毕摩的异同
摘要: 本教是青藏高原上早期的原始宗教,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很长一个时期内,为高原居民所普遍信仰。而毕摩是彝语音译,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但是, 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从宗教的要素来讲: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及礼仪规范(教仪),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毕摩的信仰对象基本是万物有灵与祖先崇拜。因此毕摩应该算是一种原始巫术的职业特性...
-
馬滘楊氏永思堂祭禮儀式
一、鑼鼓初通、鑼鼓二通、鑼鼓三通二、通贊唱序。立!(凡到拜者依序而立,上輩進前,下輩居後,宗子、族長、宦居就中央)三、起鼓(主祭者與祭者各就其位,執事者各司其事)四、主祭者唱:马滘杨氏永思堂祭祖开始!五、宗子盥洗(引生兩人至宗子面前作揖,一前一後引至盥洗處立,盥洗畢,仍由引生引復位,引生亦各回位)六、族長盥洗(引生兩人至族長面前作揖,一前一後引至盥洗處立,盥洗畢,仍由引生引復位,引生亦各回位)七...
-
香港结婚风俗
香港作为世界上的东方明珠,同样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风俗习惯与也有所不同,香港婚姻把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英式文化结合起来,在传统中融合了时尚的元素,在中国有着颇为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婚姻习俗也以其独特的方式保存流传下来。 嫁女儿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嫁妆,女方家里的陪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到丈夫家。香港结婚风俗,嫁妆中,一定会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