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武夷山发现广义角蟾属一新种雨神角蟾
日前,南京林业大学Kevin R. Messenger等人在《ZOOTAXA》杂志上发表了广义角蟾属一新种mdash;mdash; 雨神角蟾 (Megophrys ombrophila) [1],该新种发现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1)。研究团队从形态、分子以及声学数据上对该新种进行了描述。 广义角蟾属 (Megophryssensu lato) 隶属于两栖纲 (Amphibia) 无尾目...
-
神农架确保国宝金丝猴大熊猫安全越冬
地处鄂西的神农架林区以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其中有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金丝猴、大熊猫等。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些国宝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了,本台全媒体记者来到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科研基地和官门山景区大熊猫馆进行了探访。 上午十一点,阳光和煦,给春寒料峭的神农架山林带来一丝暖意,在大龙潭金丝猴科研基地一只金丝猴坐在地里,享受着难得的日光...
-
神农架川金丝猴突破1300只
经过近1年的全覆盖式调查摸底,湖北神农架日前查明保护区内川金丝猴数量突破1300只,与1990年公布的首次调查数据相比实现翻番增长。 金丝猴是著名的珍稀物种,目前全世界确认的金丝猴有五个种群,大多分布在中国境内。川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四川及神农架等地。 神农架于上世纪70年代确认金丝猴的存在,神农架川金丝猴是我国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最东端,呈孤立的小种群...
-
社科专家把脉世界遗产哈尼梯田保护 可与精准扶贫结合
24日,来自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的十多位社科专家齐聚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为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发展把脉,探讨ldquo;梯田开发保护与精准扶贫rdquo;议题。 云南省红河州社科联主席李保欣表示,哈尼梯田申报为世界遗产后,已成为红河州特别是南部地区最大的资源、优势,但是,哈尼梯田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南部地区是哈尼梯田的所在地,也是精准扶贫的主战场...
-
破坏6000年的丹霞地貌 岂能踩了白踩
8月28日,两段游客踩踏七彩丹霞岩体的抖音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显示,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七彩丹霞岩体的表面,其中一名黑衣男子把鞋脱掉拎在手里,光脚踩在岩面上。视频之外还有一名录视频的男子,光着脚踢起岩体表面的沙土,并不时在嘴里说着“我破坏了6000年的(原始地貌)”。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北京青年报》8月28日) 玩抖音、踩丹霞、踢岩石……这几个游客玩得挺“嗨”...
-
研究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
8月2日,浙江省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浙江省委车俊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是亲切关怀的结果,也离不开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些年来,浙江认真贯彻对良渚古城遗址精神,把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作为光荣的历史使命来实现,举全省之力,努力擦亮良渚古城遗址这张“文化金名片”。正是在有关部委的鼎力支持下,在省、市...
-
石质文物有什么可以监测的呢
...
-
电科芯片考古黑科技 再助文物留住本色 矢志创新谋发展
身着彩色的衣服与盔甲,头绑鲜艳的发带,形态和神态各有不同……这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兵马俑原本的颜色。然而,早期出土的兵马俑因发掘过程及出土后没有得到及时科学的保护,大部分都逐渐失色,人们只能通过照片看到保留完整色彩的兵马俑。 随着科技的发展、保护理念的进步,“留色”工作早已从“补救”演变为“预防 补救”。“兵马俑彩绘使用的是天然涂料生漆,这种特别的彩绘方式可以让粗糙的陶俑变得光滑...
-
海地历史悠久的教堂毁于大火世界遗产覆灭
在海地,一座历史悠久的教堂是教科文组织所认定的世界遗产一部分。但最近,大火吞噬并摧毁了其木制圆顶,还对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 位于海地海地角市市郊的米洛圣母无染原罪皇家小教堂(The Royal Chapelof Our Lady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Church in Milot),是这个加勒比海国家北部地区国家历史公园内的三座建筑之一...
-
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通过审议预计明年元旦正式施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日,泉州市十六届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这标志着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将开启法治化、规范化的全新篇章。《条例》将报请省会批准,有望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记者获悉,审议通过的《条例》,保护对象重点体现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围绕“谁来保”“保什么”“怎么保”“怎么用”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着力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