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时评非遗无价 保护有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实践土壤、内嵌于日常生活,并非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活态的文化有机体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地的非遗年货节也热闹起来。第八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现场,非遗传承人“秀绝活”,刺绣、剪纸、灯笼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市民游客还能参与“传统手工艺大课堂”,在指尖感受非遗魅力。因时而进,融入日常生活,这正是非遗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相比于线上线下随处可见的非遗元素...
-
米筒
在潮汕地区,米筒不只是一种度量工具,还在一些民俗中广泛应用。在农村如果两个同龄人结婚时,女方一定要配置两个米筒,意为夫妻永远“同心同德”,这个习俗,如今还保留下来。 潮安县浮洋镇区的老竹匠张克平从事竹器制作已有几十年,他制作的米筒,销往潮汕各地。图为张克平老人在制作米筒。 你是本文的第102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4、2...
-
景颇族抢婚过草轿的传说
在云南省刷[居]住的景颇族的结婚习俗中,盛行“抢婚”,举行结婚仪式,新娘则要“过草桥”。“过草桥”就是在新房的门口搭一座翠竹桥,两边用各种花草装饰起来。迎来新娘后,新娘必须走过这座草桥,才能进新郎家。景颇族有句古语“小伙子和小姑娘成亲,双方再好也要抢进门;只有过了草桥,姑娘才能变成媳妇。这种有趣的习俗,来源于景颇族的祖先,创世英雄宁贯瓦的故事。 传说,宁贯瓦带领人民打平了坝子,垒起了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