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族三月三节海南岛上从古至今的流传
黎族三月三节,黎语称为“孚念孚”,是海南黎族人民祭祀祖先、庆贺新生、赞美生活、歌颂爱情的传统节日,尤其盛行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东方市美孚方言支系黎族村落。相传东方市西方村——当地的一个美孚黎族聚居村落是这个节日的起源地。1956年,著名舞蹈家陈翘到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东方县(今海南省东方市)西方村采风收集民间舞蹈素材,恰碰到当地美孚黎族同胞在过三月三节,她由此创编推出了黎族舞蹈《三月三》...
-
非遗以艺战疫 呼伦贝尔非遗在行动
为充分发挥非遗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广泛凝聚共克时艰各方力量,自呼伦贝尔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呼伦贝尔市文旅广局积极安排部署,通过组织非遗艺术创作+线上传播的方式,投身抗疫战斗,进一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抗击疫情增添文化力量。 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市文旅广局组织开展以“艺”战疫非遗作品创作和征集活动,鼓励引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积极参与,为抗击疫情助力加油...
-
除了傣族的泼水节 云南少数民族的这些节知道吗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每逢重要节日,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都会组织盛大的节庆活动。除了泼水节,云南少数民族的这些节知道吗? 哈尼族“十月年” 云南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十月年”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历时五六天。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要过“十月年”。 节日期间,哈尼寨子摆起长街宴...
-
锡伯族民族文学
锡伯族文学以锡伯诗歌较为见长,锡伯族的诗歌种类十分丰富,可以分为七个类别,分别是西迁诗、卡伦诗、萨满诗、念说诗、牛录诗、双语诗和新潮诗。 公元1764年,清朝平定新疆地区的准噶尔叛乱,乾隆皇帝从东北地区抽调锡伯族军民迁居新疆,驻防伊犁地区。生活于东北地区的一千余名官兵连同家眷共五千余人于乾隆二十九年四月踏上西迁。锡伯族西迁戍守新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西迁使锡伯族从此一分为二...
-
鄂温克族艺术
鄂温克族的艺术包括了鄂温克民歌与舞蹈等。 鄂温克族民歌最大的特点是用固定的曲调唱出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事,借景抒情,即兴填词。民间曲调中,有两种较为固定,分别是“呐哟哟”和“哲为哲辉冷”。鄂温克族民歌具有宽广、抒情的特点,结构方整对称,多由上下句组成,或由单乐句的不断反复或变化重复构成,既使用比较古老的三音音列,又使用五声音阶,歌词多用头韵,衬词较多,唱抒情性长调时,常喜用带鼻音的唱法...
-
鄂伦春族舞蹈
鄂伦春族因为缺少能够为歌舞伴奏的乐器,他们的舞蹈都是在自唱歌曲或伴唱歌曲的旋律中进行,还有一些是在“咚咚”的皮鼓声中和“阿罕贝”“额后微”“勒孙贝”“阿顺贝”“哲为哲”“加为加”等有节奏的呼号声中进行。 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娱乐性和宗教、仪式性两大类。宗教、仪式性舞蹈主要有“依和讷仁”和“萨满哈嫩”。“依和讷仁”是仪式性舞蹈,只有在三年举行一次的氏族大会上才能跳...
-
让世界听见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声音 中外作家交流营启动仪式暨多民族文学外语传播座谈会综述
吉狄马加(左三)等向交流营承办单位代表——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主任陈景玉(右一)授旗。 赫小宝供图 1月20日,由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平台、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中国文化教育与国际交流基金联合举办的“中外作家交流营启动仪式暨多民族文学外语传播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座谈会希望以北京语言大学为阵地,借助该校文化多元性和融合性的优势,通过丰富的留学生和国际校友资源...
-
西双版纳州传统节日简介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代代传承。傣族节庆文化是傣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缩影,它既展示傣族的生态文化、图腾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工艺文化、水文化和诗歌、绘画、文学、艺术、体育等等,它是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节庆文化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傣族重大传统节庆有“桑堪比迈”(泼水节)、豪瓦萨(守夏或入雨安居,俗称关门节。)...
-
裕固族文学
裕固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这些民间文学植根于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充分地体现了民族特征及民族心理。 裕固族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是:民间故事、民歌历史悠久;神话、叙事诗次之;谚语、谜语及史诗的外来成分较多。 民歌,是裕固人最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职业歌手,他们主要为丧葬嫁娶等家庭活动演唱。唱歌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裕固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蒙古族民间舞蹈
蒙古民族向来能歌善舞。蒙古族舞蹈以节奏鲜明、热情豪爽为主要特点。蒙古族女性舞蹈多节奏明快,舞步轻巧,以抖肩、翻腕等动作最为显明,表现出蒙古族姑娘热情开朗的性格和超强的内在平衡性能;男性舞蹈则奔放刚劲,展现着马背民族的勃勃英姿和郎朗雄风。蒙古民族民间舞主要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萨吾尔登舞、蒙古萨满舞、查玛舞、摔跤舞(鹰舞)、灰鹤舞、挤奶舞、剪羊毛舞、捣茶舞、马步舞和蒙古鼓舞等。 安代舞...